2011’世界华商管理大会在泉州举办

2021-05-22 13:00


提出创新“泉州模式”,培育现代城市的“精气神”

早报讯 26日,2011’世界华商管理大会、第十五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在泉州拉开帷幕。众多专家学者、商界精英和海内外宾朋齐聚华侨大学,纵论“东方管理、华商管理与中国软实力”,并举行了“泉州模式”发展25周年专题研讨会和企业家与管理学者论坛。

本次大会由世界管理协会联盟(ifsam)中国委员会、泉州市人民政府、国立华侨大学、复旦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主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复旦大学首席教授、ifsam理事兼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会会长苏东水,全国政协常委、政协教育委员会主任朱永新,中国侨联副主席、福建省侨联主席李欲晞,泉州市领导徐钢、李建国、朱淑芳,华侨大学校长丘进等出席大会。

会上,王家瑞作了《汲取东西方管理思想精华,提高治国理政能力》的报告,报告从东西方管理思想互动、交融的视角出发,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发掘、吸收、借鉴中外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治国理政的独特理念与体制机制,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治国理政能力的有关路径。王家瑞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管理思想与治国理政经验。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先贤与智者,都努力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探寻治国理政之道,提升管理国家和社会的能力与水平。近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东西方不同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加速碰撞、互动与交融,为各国执政党与国家管理者提供了互学、互鉴的宝贵机遇,进一步丰富了各国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

他说,东西方管理思想都是巨大的思想宝藏,汲取其精华对于中国共产党提高治国理政能力,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有益的。中国共产党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借鉴全人类先进文明成果作为时代赋予自己的重要历史使命,依托最新、最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需要在90年辉煌的基础上,继续从东西方管理思想中汲取精华,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尤其是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阔步前进。

开幕致辞中,市委书记徐钢诚挚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他说,备受关注的“泉州模式”,离不开爱拼敢赢的人文精神。“泉州模式”的发展,也必须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努力赋予爱拼敢赢精神新的时代内涵。面对金融危机,泉州鼓励广大企业在稳住大盘的基础上,加大固本培源。我们感到,在纷繁的市场竞争中,技术改造最有效,管理创新无止境,我们还鼓励企业依靠人才、科技支撑,加快往产业链高端走,进入资本技术密集、利润高的领域。产业转型升级同样离不开城市的烘托、呵护。泉州计划用五年时间,推进大规模城市建设、大范围城市更新、大力度城市环境整治,全力打造一座崭新的海湾型大城市。在此过程中,还要注重培育现代城市的“精气神”,积极构建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徐钢说,泉州是一方生机勃勃的热土,也是实践先进管理理论的阵地,希望大会能进一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总结和探讨“泉州模式”的新发展,为泉州民营经济、县域经济的“二次创业”,提供更有益的帮助。

李欲晞、丘进分别在开幕典礼上致辞。大会期间,苏东水等一批专家学者、商界精英作了多个主题报告,并举行了“泉州模式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以“新产业、新规则与新领袖”为主题的企业家与管理学者论坛,以及各专题论坛讨论。(林绿波)

多位专家畅谈“泉州模式”新发展

建设泉州湾大都市 创新驱动转型 发扬传统产业 打造新兴产业

26日,在“泉州模式”发展25周年的专题研讨会上,专家与企业家们畅谈“泉州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他们认为,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经济新形势下,“泉州模式”也到了创新、转型的阶段,建设城市品牌,推进都市化发展,继续发展传统产业,打造新兴产业成为其新趋势。

□早报记者 李菁

苏东水

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首席教授,产业经济学和东方管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在国内从理论上首提“泉州模式”

大力发展股权投资

“泉州模式”发展至今,有必要重新梳理了。私募股权已经成为“泉州模式”在发展转型中的一大特点。另外,作为著名侨乡,泉州在灵活的政策下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具备了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潜力。

泉州具有资金多、“五缘”优势、产业链完整、人才优秀、品牌多等特点,这是私募股权看好泉州的主要原因。在积累了大量民间资本的情况下,很多泉州的企业家从原本从事制造企业踏出泉州制造,转向泉州私募。

有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大力相助,泉州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最后成功上市。事实上,泉州的私募股权不仅在本地投资,也转向上海、深圳等地,投资领域也不仅限于鞋业、水暖器材、房地产行业,战略性新兴市场也是投资行业之一。大力发展股权投资是解决目前泉州经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泉州模式”的发展,要将泉州打造成为泉州湾大都市,首先要重点投资现代化的港口群。另外,还需尽快发展成以海湾为中心的大城市,在东海的基础上形成四通八达的新型城市。学习上海的先进经验,加快城市建设,开发晋江两岸,建设泉州的陆家嘴。利用泉州特有的优势,进一步发展海峡两岸贸易,重视对台投资,打造海西中部台商投资区。利用泉州丰富的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王方华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

城市品牌塑造提升

“泉州模式”厚度

在当今的新形势下,面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挑战,“泉州模式”也需要创新。

唯有创新才有出路。制度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和模式创新才是变化中的出路。泉州应该在前人的脚步中寻求夹缝以发展,寻求未来发展的空间,不断创新,引导未来。“泉州模式”已经到了转型阶段,转型可能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也是巨大的挑战。

城市品牌塑造与“泉州模式”的创新直接相关。泉州城市品牌具有鲜明、突出的特点,应通过泉州的城市品牌进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城市品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为人文精神的凝聚、战略规划的支撑、形象推广的聚焦、区域经济的拉动、优秀人才的吸引、国际网络的建立,这些都是需要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细化的,变成可操作的方案,形成最后全新的“泉州模式”。

毫无疑问,“泉州模式”是中国模式内不可缺少并且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在“泉州模式”的转型中,泉州应该制定和实施泉州城市品牌塑造,通过城市品牌塑造提升“泉州模式”的厚度,运用营销手段,从战略角度切入加以提高。泉州城市品牌应组织化进行,系统化培育,整体设计,创新发展。

林善浪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发展网络化城市体

提升城市功能

“泉州模式”像早晨的太阳一样冉冉升起,充满生命力。

目前处于结构变革的时代,泉州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出新的要素。

泉州城市化的建设包括多个方面。首先要把泉州湾、围头湾、南安、德化、永春等统筹考虑城市空间,发展网络化城市体。泉州已经进入了10年的发展关键期,泉州的城市化一定要根据原来非常有特色的块状经济、县域经济形成城市化。通过快速通道将中心市区与其他县市链接在一起,形成网络化。

提升城市功能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我们的城市是城市化和郊区化并存,多中心并存。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思考如何处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在服务业当中哪些可以成为泉州的主导产业。

另外,就是发展可持续化的产业。制造业一些企业一定要转型。制造业转型包括产业链转型和产业整合。泉州的轻工产业非常发达,通过产业整合后,将有可能形成若干个产业的新领袖。

泉州如何与全球化相对接?泉州应该搞一些专业化的高级平台。泉州是多种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古老城市,我们的文化可以丰富旅游资源,形成国际包容性、与国际对接。

最后,泉州还应建设生态型城市。现在的城市建设都离不开人居环境,泉州很有优势资源,泉州有山、有海,还有两条江。

陈锋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继承优势产业

打造新兴产业

作为企业经营者来说,创新是企业发展,也是经济发展的灵魂,应该继承、发扬、提升传统产业,系统建设、打造新兴产业。

提升泉州传统产业,要努力继承传统产业的优势,立足海西、面向全国,大力引进培养新兴产业,实现由泉州制造向泉州创造的转变,全面支撑泉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产业并非夕阳产业,要继承、发扬和提升。泉州的产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一个城市经济质量的高低,不在于它是否以高新产业为主,而是这个城市是否掌握产业核心技术,是否掌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泉州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在鞋服、陶瓷、茶业、石材等产业的优势,应继承优势产业,继续加强名优产业在技术、营销、品牌的提升,打好泉州品牌,形成新的“泉州模式”。优质企业可以形成新的分支,形成新的品牌,打造新的蓝海市场。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原有的竞争力。

系统建设打造新产业,能够保持“泉州模式”的永久活力。与创意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商业服务等一批新产业都属于新兴产业的范畴。根据泉州的实际情况引入文化产业,将文化韵味引入陶瓷、建材当中,形成优秀又富含收藏价值的高端工艺品,将创意元素注入鞋服设计和品牌塑造中。打造创意产业,可以实现从卖资源到卖文化,卖品牌、卖技术到卖创意的变化。

早报专访苏东水

由“爱拼才会赢”转变为“会拼才会赢”

□早报记者 陈武亮

东方管理学派创始人苏东水(以下简称“苏”)出生于泉州,他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25年前,他从理论上首先提出“泉州模式”,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25年后,他再次提出“泉州模式”,对泉州的发展他有了新的见解。

多港口是泉州的独特优势

记者:苏教授,您好!这次您回到泉州,对家乡近年的变化有何印象?

苏:近几年我几乎每年都回泉州,泉州近三年变化很大,晋江两岸新建不少高楼大厦,很有一点上海外滩的味道。泉州具有独特的优势,很有潜力发展成为国际一流城市。

记者:泉州要发展成国际一流城市,您觉得应该从哪些方向努力?

苏:泉州与海峡对岸和海外华侨华人具有独特的“五缘”优势,泉州应充分发挥这“五缘”优势,到国际上去,到长三角、珠三角争取空间,扩大影响。

泉州是一个海湾城市,泉州应充分发挥多港口优势,占领东南亚市场,扩大对外交流。

泉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很多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泉州应利用好这些独特的人文资源,加强对外宣传,积极发展旅游,扩大泉州知名度。

企业家要讲道德多读书

记者:今年是泉州的“城市建设管理年”,对于提高泉州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您有何建议?

苏:交通对一个城市相当重要,泉州的交通仍不够通畅。一方面应引导市民提高文明素质,遵守交通规则;一方面要进一步研究城市整体规划,对不合格的地方进行调整。建设高楼大厦时,要留下足够的绿化空间,让市民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记者:目前泉州民营经济发展遇到一些困难,譬如“用工荒”,泉企应如何改进,以留住更多的人扎根泉州?

苏:晋江在这方面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他们保证每个来泉务工人员能按时足额领到工资,为来泉务工人员看病和子女就学提供有力保障,这样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建议泉州企业家按照东方管理思想“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理念提高企业管理文化,企业家本身要提高道德素养,促进企业内人与人的和谐。

记者:近年来泉州经济发展很快,您认为泉州应该如何提高管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苏:首先,泉州企业要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企业要讲品牌,提升品牌形象,要将更多的品牌打入国际市场,同时注意开拓国内市场。其次,要推动更多的企业上市,从市场上筹集更多资本。企业还要处理好企业内人与人的关系,企业家要讲道德,要善于学习,多读书。泉州人讲“爱拼才会赢”,现在需重视“会拼才会赢”,企业家只有不断学习,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学教育对成长非常重要

记者:苏教授,你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泉州度过的,你在家乡所受的教育对你个人成长有何影响?

苏:我初中在晋江县中(现泉州一中)念书,高中在培元中学学习。中学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中学时代的教育让我终生难忘,我的老师很优秀,对我影响深刻。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必须赤脚上学,很磨练人的意志。

记者:东方管理思想融合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泉州独特的文化是否对你继承传统有着重要影响。

苏:我的家庭非常传统,父亲义医,乐善好施。父辈的传统思想行为对我终身都有重要影响。